央视六公主是什么梗

央视六公主指央视电影频道CCTV6,央视六套是最任性的电视台,不但有趣,而且还有实力、硬气、傲娇,各种不常规操作令人忍俊不禁,将娱乐圈的明星们治得服服帖帖的。而且CCTV6在节目编排上常常不按常理出牌,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,像公主一样任性,比如节目单往往与实际播出内容不一致,会临时更换影片。

央视六公主是什么梗

六公主出自哪里

六公主指的是中央电视台六台电影频道,即CCTV6。之所以称它为六公主是因为CCTV6放电影节目有自己独特的脾气,经常不按套路出牌,有点为所欲为。可以说是霸气侧漏,不怕触犯别人,尤其是跨国嘲讽技能简直是天赋全被点满了。

六公主经常结合时下的新闻热点,临时更换当天的节目单,非常有勇气有魄力地阴阳怪气别人。

虽然六公主任性更换节目单,但是非但没有出过事,还常常被央妈力挺夸奖,像极了被央妈庇护宠溺的小女儿。

电影频道,全称中央宣传部电影卫星频道。虽有CCTV的标识,但她并不央视的分频道之一。

央视六公主是什么梗

2017年以前,电影频道的管理单位,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。2017年以后,她便交由中宣部统一管理。

按理说电影频道应该和央视平级,但因为有规定,只有广电部门才能开办电视台,所以电影频道不得不寄养在央视的名下。

虽然是央视的养女,但电影频道的行事风格,并不严肃,反而随意又傲娇。

当央视所有的分频道,把在各大社交平台的性别,统统设为男,电影频道偏要与众不同,把自己定位成女。

与众不同,还不能彰显她的特殊身份。在某社交平台上,她的介绍里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哼字,傲气十足。点了关注,她的自动回复,却是一句质问:现在才来关注我?哼!

要是取消关注,一句我是不会跟你贴贴的,哼,则立即让人们脑补出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,奶凶奶凶地高声叫唤:再也不要和你玩了。

(0)
GraceGrace
上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下午5:52
下一篇 2025年1月13日 上午1:47

相关推荐

  • 蒙古上单是什么梗

    蒙古上单指敢于正面硬刚的勇士,主要代表着正义,敢于正面对抗的暴躁代名词。蒙古上单来源于B站一个用户的名称,因为对b站发泄不满被封号,也因此赢得了勇士的称号。蒙古上单成为胆子大、敢于…

    2025年1月23日
  • 取关是什么意思

    取关是指取消关注的意思,现在网络上主要就是用于停止关注某个社交平台、某个账号,或者某个博主,不再接收其任何消息和动态,取关也是过滤信息的一种方式。在微博、抖音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,…

    2025年2月5日
  • 已读乱回是什么梗

    已读乱回是故意回复不相干的话,不想理会,简单来说在聊天中已经领会了对方的意思,却故意以乱序或随机的方式回复,让对方摸不着头脑,逐渐丧失继续盘问的兴趣。一方面,可能是回复时心不在焉,…

    2025年1月16日
  • 婵娟指的是什么意思

    婵娟代指美女和月亮,最早出自古代诗人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中,最上口的一句: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从诗句中表达的是月亮的意思,也常用来代指美女,现在可以特指一些美好的事物,与别人分享…

    2025年2月21日
  • 红的发紫是什么梗

    红的发紫指地位达到巅峰,也可以说一个人走红到受重视过分的程度,一般用在某个领域形容某个人比较有成就和地位的意思,现在常用红的发紫来代替那些官运亨通,仕途畅达的人。 红的发紫形容人或…

    2025年1月13日
  • 屠龙少年是什么意思

    屠龙少年指打败恶龙的人,最终自己却成为了恶龙,形容正义的人在除恶之后自己变成了那个作恶之人。屠龙少年在历史上屡见不鲜,比如袁世凯推翻封建帝制有功,然而最终自己却要当皇帝,成为那个被…

    2024年12月14日
  • 疯狂星期四是什么梗

    疯狂星期四是肯德基每周四的特价优惠活动,由于每周四的价格优惠比较大,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参与和关注。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并不是随意选择的日期,而是在精心考虑后定在周四。因为这一天刚好在…

    2025年1月15日
  • 特兰克斯穿搭是什么意思

    特兰克斯穿搭是指模仿日本动漫《龙珠》中角色特兰克斯的服装风格,这种穿搭风格在现实中受到一些年轻人的喜爱,被认为具有时尚感和潮流感。女生特兰克斯穿搭主要是将《龙珠》中特兰克斯的着装元…

    2025年2月10日
  • 故地重游就像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

    故地重游就像刻舟求剑指怀念过去但是却无能为力,即便回到了以前去过的地方,但是却回不到从前。失去的已经失去,无法再找回,就如同刻舟求剑的人,永远找不到那把丢失的剑。 小时候看刻舟求剑…

    2024年12月9日
  • 卖给上海人是什么意思

    卖给上海人是调侃上海东西贵,一些贵的东西在别的地方可能压根卖不动,但在上海,不仅有人愿意买,甚至还会被炒到离谱的价格。网友用这句话来戏谑上海的高物价和消费者愿意为限量、独特商品支付…

    2024年12月19日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